周末思考记录20240811

周末思考记录20240811

1. 找到知识的盲点

在小时候记得映像比较深刻的就是,就是在课堂上背诵九九乘法表,背不过放学后还不让回家(天快黑了,还是会放的)。包括现在一些简单的乘法算术在计算的时候也会采用乘法表进行,当时以为乘法只有一种计算方式,其实后来才了解到乘法在不同的国家则计算方式不一样,在俄罗斯采用的是“俄罗斯农夫乘法”,在古埃及通过垒石头的方式进行计算,叫做“古埃及乘法”,类似的还有“印度乘法”。同样的还有10进制、12进制、60进制、生肖等,这些是如何进行计数的,到目前知道的是,这些进制就跟人类的双手和脚趾有关,10个手指头,直接计数比较简单这就是10进制,12进制就是把一个人的的单手除大拇指之外的,其它每一根手指分为3节,所以一只手除开大拇指就是12节,类似的还有60进制,无非是用上双手等。其实想想这些定义和发明都是源于事物本身,如果当时学习的时候能知道这些,那么学习的时候是否兴趣会更大一些。

2. 把手弄脏的理解

回顾过往的工作经历中,在职场中有意或者无意的会去把一件事情整的明明白白、或者是对于业务来说那块是难点就会花时间去啃、在团队中会时不时出现救火场面。其实这些成长也罢、或者让自己的工作经历更加丰富,这无非是通过一种把手弄脏的途径(路径),到逼自己成长的一种方式。记得一次我回老家,去一家在县城从上学期间就在吃的蒸面店,据说蒸面老板在当地相当有钱(相对),那次去吃的时候,在蒸面端上桌子的时候,应该是鞋子比较滑的原因,有一半蒸面直接倒在的地上,老板下意识的去拿扫帚和纸巾把地上收拾干净,其实当时我看了店里还有其他服务员(当时并没有在做事情)。其实老板的行为是自主意识的,地上脏了就回去擦。现在想想,我们身处现实生活中,那个人的手是干净的呢?与其说把手弄脏,反倒是可以说何必在意是否会把手弄脏,在这个过程中重要的是如何面对或这面对这件事情的反应。

3. 听到的不一定可靠

这个事情也许在现实生活中,太司空见惯了。这里说一个不争的事实,尤其在近1-2年,大家都在讨论经济不好,大环境不好之类的话,或者是针对这些还做了一些讨论。有意思的是我看了一个数据(真正的大众群体:月薪3000~5000,分布在三四线城市,平均受教育年限10.9年左右(即中专到大专水平)。中国有护照的人不到1亿、没做过飞机的大概10亿、缴纳个人所得税大概几千万。1970年~1985年出生的人占总人口23%左右,占总消费量58%。90后、00后占比不足10%。)。不难看出,目前的这些声音很多是通过媒体平台或者是能在网上留下足迹之后被人看到进行传播的,那么还有很多人从不接触互联网,或者是在网络上的足迹相对比较少,那么这部分的声音是无法被外界知道的,。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下,养老、医疗等服务性行业任然是很具前景的,大环境不好是事实,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行业,只是我们常常只关注我们看到的罢了。

4. 日常反思

无论在生活上和工作上,都需要对自己当下的状态进行一些反思、总结。在工作中我会专门花时间回顾一周或一个月的工作,其实工作的过程和日常处理的事情并没有那么高大上,但是如果这些反思通过笔记记录下来,会很有意思,工作中的周报这些我同样会花时间思考记录,可能有人会问这有啥用?其实你想想,整个过程不就是一个成长的过程吗,这些记录下的思考和总结是不同阶段对新事物的反馈,或者是旧事物的思考,这也代表了当下最真实的自己,如果回过头再看这些,这就是一部成长记录,也许在未来的某个时间可以发挥巨大作用。也就像此时此刻,我在记录一些东西,记录一些的思考见闻。这些记录当然可以选择一个不易丢失的设备进行存储,这也是一路走过来我发现现在互联网上搜索到的东西没有以前多的原因。

5. 家人陪伴

在职业生涯中,家庭给予我的帮助挺大的,一些重大选择都选择基于支持,我非常欣慰能有这样的家庭。即使目前即使在工作中会疲惫不堪,但是回到家中看到家人和小孩之后,这些都消失了,感觉自己立刻切换了场景,这也许就是被治愈的一种方式。当我们放下键盘,关掉电源的这一刻,我们的生活才刚刚开始,抽出时间尽量陪伴家人,做一些高价值的陪伴。

PS:最近身边的一些伙伴感冒发烧,咳嗽不断,去检测是新冠病毒,方便化大家备一些常用的药(对乙酰氨基酚片,可以备一点)